七宗罪(七原罪):簡介,聖經出處,神曲描寫,相應懲罰,七美德,對應惡魔,神學論述,

2025-10-04 10:05:22 6706

七宗罪(天主教教義中的七個原罪)

七原罪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天主教教義中的七個原罪鈴木央作漫畫七宗罪黑岩閱讀網法國Monte Cristo公司製作遊戲日本Hobby Japan原創動畫小說《龍族》中的武器美國1995年大衛·芬奇執導電影雨橋動漫有限公司製作seven漫畫策略冒險手機遊戲其他場合的新定義言桄所著推理小說出版書(作者:安東尼·布魯諾 [美])美國DC漫畫旗下超級反派

七宗罪(拉丁語:septem peccata mortalia;英語:seven deadly sins),天主教稱七罪宗,或稱七大罪或七原罪,屬於天主教教義中對人類惡行的分類。歸入這一類別的,能夠直接形成其他不道德的行為或習慣。罪行按嚴重程度,從重到輕依次為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暴食和色慾。

基本介紹

中文名:七宗罪外文名:Septem peccata mortalia英語:seven deadly sins類型:人類惡行的分類出自:天主教教義包括: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暴食、色慾

簡介,聖經出處,神曲描寫,相應懲罰,七美德,對應惡魔,神學論述,

簡介最初,受過古希臘神學及哲學的修士埃瓦格里烏斯·龐帝古斯定義出八種損害個人靈性的惡行,分別是暴食、色慾、貪婪、憂鬱、暴怒、懶惰、虛榮及傲慢。龐義伐觀察到當時的人們逐漸變得自我中心,尤以傲慢為甚。六世紀後期,教宗額我略一世將那八種罪行減至七項罪行,將虛榮並歸入傲慢;憂鬱並歸入懶惰,並加入嫉妒。他的排序準則在於對愛的違背程度。其順次序為: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暴食及色慾。13世紀,道明會神父聖多瑪斯·阿奎納按照天主教教義中的“按若望格西安和教宗額我略一世的見解,分辨出教徒常遇到的重大惡行”,提出了現在的七宗罪。“重大”在這裡的意思在於這些惡行會引發其他罪行的發生,例如盜賊的欲望源於貪婪。聖經出處以下列出不同譯本的《加拉太書》第5章第19-21節,也就是指出跟七宗罪有關的經文。和合本譯文19 情慾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姦淫、污穢、邪盪、20 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21 嫉妒、〔有古卷在此有兇殺二字〕醉酒、荒宴等類、我從前告訴你們、現在又告訴你們、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國。思高本譯文19 本性私慾的作為是顯而易見的:即淫亂、不潔、放蕩、20 崇拜偶像、施行邪法、仇恨、競爭、嫉妒、忿怒、爭吵、不睦、分黨、21 妒恨、【醉酒、宴樂以及兇殺】,與這些相類似的事。我以前勸戒過你們,如今再說一次:做這種事的人,決不能承受天主的國。恢複本譯文19 肉體的行為,都是明顯的,就是淫慾、污穢、邪盪、20 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私圖好爭、分立、宗派、21 嫉妒、醉酒、荒宴以及類似的事;關於這些事,我現在事先告訴你們,正如我先前說過的:行這樣事的人,必不得承受神的國。神曲描寫但丁在《神曲》里根據惡行的嚴重性順序從輕到重排列七宗罪,其次序為:色慾(拉丁語:luxuria,英語:lust)--放縱自己的欲望,只重視肉體的滿足,忽略心靈的溝通交流。色慾是指過於強烈的、不合乎道德的欲望。對性愛的渴望,對刺激的追求等都是色慾最極端的罪行。(但丁的標準是“過分愛慕對方”,而這樣便會貶低了神對人們的愛。)暴食(拉丁語:gula,英語:gluttony)--浪費食物,沉迷享樂。狹義的觀點認為“暴食”等於浪費食物。從廣義來說,就是指“沉迷”於某事物,如酗酒、濫用藥物、屯積不必要的物品、沉溺於賭博玩樂而不思進取等。(但丁的觀點是“過分貪圖逸樂”。)貪婪(拉丁語:avaritia,英語:greed)--希望占有比所需更多的事物。尤其是指金錢或權力的過分追求。聖多瑪斯·阿奎納認為貪婪是“背向神的罪惡,正如所有朽壞的罪惡一樣,是人為了會腐敗的東西,放棄永恆的東西。”與貪婪有關的罪包括偷竊、打劫、貪腐、叛國等。(但丁的觀點是“過度熱衷於尋求金錢上或權力上的優越”。)懶惰(拉丁語:acedia,英語:sloth)--逃避現實、無責任心及浪費時間。懶惰被宣告為有罪是因為:1.其他人需更努力工作以填補缺失。2.該做的事情還沒有做好,對自己是百害而無一利。(從但丁的神學觀念上去看,怠惰是“未能全心愛上帝,未能全副精神愛上帝,未能盡全人之心靈愛上帝”,具體來說包括怠惰、怯懦、容易滿足及無責任感。)暴怒(拉丁語:ira,英語:wrath)--憎恨他人。產生無理的憤怒,對人復仇。在律法所賦與的權力以外,行使懲罰他人的意欲亦被歸作憤怒。歧視、過分的警戒心、對他人有傷害的意圖也算是暴怒。(但丁描述為“把對公義的愛護歪曲為復仇和憎恨”。)嫉妒(拉丁語:invidia,英語:envy)--因對方所擁有的資產比自己豐富而惱恨他人。嫉妒跟貪婪一樣,是一種因為不能滿足的欲望而產生的罪惡。貪婪通常跟物質財產有關,而嫉妒則跟其他方面有關,例如愛情,或他人的成功。(但丁說:“對自己資產的喜愛變質成了忌恨其他更美好事物的擁有者的欲望”。)傲慢(拉丁語:superbia,英語:pride)--最嚴重的罪惡,包括對上帝不敬、對他人兇殘。《聖經》在路加福音4:5-8記載:撒旦是這世界的統治者,撒旦也曾以他所統治的世界榮耀試探耶穌,這顯示撒但擁有全世界的政治權柄。聖經中並沒有交代撒旦的真實身份,僅在舊約有提到:上帝明令人類不可食用智慧之樹的果實,撒旦為了摧毀上帝的創造物,化為蛇引誘人類犯罪,導致人類被逐出伊甸園,從此必須忍受寒冷與飢餓。後來其他人的小說寫作內容借用撒旦代表:傲慢被認為是七宗罪中最原始,最嚴重的一項,因為撒旦擁有統治世界的權力,而濫用權力正是一種傲慢。四世紀當時的埃及修士龐帝古斯主教(Evagrius Ponticus)把這些罪行定為八種“致命的激情”(8 deadly passions),而在東正教方面,這些衝動仍然被描述為“致命的激情” 而不是深藏在他們體內的罪孽。而主動迎接這些“激情”或拒絕與這些“激情”對抗的人在正統基督徒道德神學(Orthodox Christian moral theology)方面是被定位成有罪的。四種基本美德和神學三美德合稱為七德行。相應懲罰在神曲中有類似懲罰的構想。通過我進入無盡痛苦之城通過我進入永世悽苦之坑通過我進入萬劫不復之人群正以推動我那崇高的造物主我是神權神志神愛的結晶在我之前未有永恆之創造我將於天地一同長久進入者 必將斷絕一切希望傲慢 戒之在驕-負重罰之嫉妒 戒之在妒-縫眼罰之暴怒 戒之在怒-黑煙罰之懶惰 戒之在惰-奔跑罰之

貪婪 戒之在貪-伏臥罰之暴食 戒之在饈-飢餓罰之色慾 戒之在色-火焰罰之—— 但丁 《神曲. 煉獄篇》七美德相對於七宗罪,天主教列出了七美德。色慾(Lust),貞潔(Chastity)暴食(Gluttony),節制(Temperance)貪婪(Greed),慷慨(Charity)懶惰(Sloth),勤勉(Diligence)暴怒(Wrath),耐心(Patience)嫉妒(Envy),寬容(Kindness)傲慢(Pride),謙虛(Humility)對應惡魔1589年的惡魔學學者開始把每種罪行和惡魔聯繫在一起,代表各種罪行的惡魔會引誘擁有相同罪行的人。根據Binsfeld說法上進行的分類,其配對如下:傲慢--路西法(擁有晨星稱號,帶領天界三分之一天使墮落的墮天使;象徵:獅鷲、獅、孔雀、蝙蝠)嫉妒--利維坦(吞噬一切的巨大海怪;象徵:人魚、蛇、犬、貓)暴怒--薩麥爾(地獄魔王,伊甸園之蛇;象徵:獨角獸、龍、狼、猿)懶惰--貝爾芬格(原亞述的魔神,狂歡的狡辯者;象徵:不死鳥、熊、牛、騾)貪婪--瑪門(財寶和貪婪的錯誤之神;象徵:哥布林、狐、針鼴、烏鴉)暴食--別西卜(蒼蠅君主,聖經中以“鬼王”相稱;象徵:刻耳柏洛斯、豬、虎、蠅)色慾--阿斯莫德(激怒或色慾的魔神始祖;象徵:魅魔、山羊、蠍、兔)註:此說後來成為許多娛樂作品的創作來源,但在天主教並未被視為正統神學來看待。神學論述各種罪行其實環環相扣,所以各種各樣的動機也被假設成是與各種罪行相連。例如驕傲(過度迷戀自己)其實暗示了暴食(過分消耗或浪費食物),其餘各種罪行亦有相同的連繫。每種罪行其實在表現出自視比神更重要,因而未能全心全意全神地投入去愛神。學者和神學家們也利用了屬性(attribute)和原因(substance)設立圖解(schema)來解釋這些罪行。Saligia像之前所說的,七宗罪在拉丁語中為:“superbia”(傲慢),“invidia”(嫉妒),“ira”(暴怒),“accidia”(懶惰),“avaritia”(貪婪),“gula”(暴食)和“luxuria”(色慾)。在重新排列後,它們的第一個字母可以形成中世紀拉丁語“saligia”,然後衍生出其動詞“saligiare”(去實行一條罪名,to commit a deadly sin)。

相關詞條

七宗罪(天主教教義中的七個原罪)七宗罪(拉丁語:septem peccata mortalia;英語:seven deadly sins),天主教稱七罪宗,或稱七大罪或七原罪,屬於天主教教義中對人類惡行的分類。歸入這一類別的,能夠...

十戒(漫畫《七原罪》的組織)“十戒”是日本漫畫家鈴木央的漫畫作品《七大罪》中的一個組織,109話正式出場。“魔神王”為魔神族的最高掌權者,旗下有著跟七大罪相似形式的騎士團,為魔神王...

七大罪(日本鈴木央原作漫畫)《七大罪》是日本漫畫家鈴木央所著的少年漫畫。2011年在講談社《周刊少年magazine》上以短篇的形式登場,獲得好評後2012年於同本雜誌上開始正式連載。漫畫講述了第三...

阿爾比恩(漫畫《七原罪》的角色)阿爾比恩是是鈴木央所著漫畫《七原罪》的角色之一。...... (漫畫《七原罪》的角色)編輯 鎖定 阿爾比恩是是鈴木央所著漫畫《七原罪》的角色之一。...

七大罪(A-1 Pictures改編的電視動畫)電視動畫《七大罪》改編自日本漫畫家鈴木央原作的同名漫畫。動畫由A-1 Pictures製作。2014年10月5日~2015年3月29日在每日放送、TBS系列全28局播出,全24話。...

魔神王(出自於《七原罪》)魔神王,日本漫畫家鈴木央創作的漫畫《七大罪》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角色。魔神族的統領,擁有極其強大的力量。旗下有著跟七大罪相似形式的騎士團,為魔神王的直屬精銳...

金(日本漫畫《七大罪》中的角色)金;原名:哈勒昆。日本漫畫《七大罪》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角色。妖精之森的主人,妖精王哈勒昆,七大罪騎士團成員之一,怠惰之罪的金。亦為是泉之守護者伊萊恩的哥哥...

錢德勒(漫畫《七大罪》里的角色)錢德勒是鈴木央創作的漫畫《七大罪》中的角色。梅利奧達斯曾經的師傅,與傑魯德利斯的師傅邱扎克一起行動。外號“吸噬之鬼”,擁有驚人的實力。...

七原罪舞曲《七原罪舞曲》是一部連載於晉江文學城的隨筆類小說,作者是墨玄子。...... 《七原罪舞曲》是一部連載於晉江文學城的隨筆類小說,作者是墨玄子。中文名 七原罪舞曲...

霍克(漫畫《七大罪》中的萌豬)霍克是漫畫《七大罪》中的一隻會說話的豬,自稱“剩飯處理騎士團團長”。霍克是一隻會說人類語言的謎之豬,屁股有著四葉草胎記,左耳帶著豬帽子亭掛牌。豬帽子亭的...

七大罪(正版授權手遊《七人傳奇英雄集結》)《七人傳奇:英雄集結》是由DeNA旗下金牌製作團隊親自操刀負責,著作權方講談社擔任監製的一款角色扮演遊戲,改編自動漫《七大罪》 。作為一部由知名漫畫家鈴木央創作的...

班(日本動漫《七大罪》人物)班,日本漫畫《七大罪》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角色。王國騎士團“七大罪”成員之一,貪婪之罪的班。因喝了生命之泉而擁有不死之身,除了團長梅利奧達斯在頸部造成的傷...

瑪琳(日本漫畫《七大罪》中的角色)瑪琳,日本漫畫《七大罪》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角色。王國騎士團,七大罪騎士團中的暴食之罪·瑪琳。同時也是布里塔尼亞大陸的第一魔術師。本身是貝利艾魯茵之女,其本名...

sin 七大罪《sin 七大罪》是根據HOBBY JAPAN於2012年推出的“魔王崇拜型計畫”《七大罪》的跨媒體企劃之一,TNK和ARTLAND共同負責製作原創電視動畫,於2017年4月14日起每周五...

七宗罪(日本Hobby Japan原創動畫)「七宗罪」(七つの大罪」)是由大人氣畫師Niθ負責角色原案、Hoppy Japan出品的新原創企劃,可脫PVC手辦系列已經開始接受預購。本次的動畫化第一部將製作成兩話,...

伽藍(漫畫《七大罪》的角色)伽藍,日本漫畫家鈴木央創作的漫畫《七大罪》中的人物。魔神族,是魔神王直屬精銳部隊“十戒”的一員。三千年前與魔神族一同被四大種族封印,沉睡三千年後與十戒全...

艾斯卡諾艾斯卡諾,日本漫畫《七大罪》及其衍生作品中的人物。是“七大罪”之一,罪名為傲慢,紋身為獅子。通緝令中的樣貌為下巴長鬍子的中老年人。率先於特典漫畫《愛丁堡的...

高瑟高瑟,日本漫畫《七大罪》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角色。七大罪騎士團,色慾之罪的高瑟,為由過去術士製作出來的人偶。擁有“色慾之罪”與“無欲”的雙重身份,在沃丹之村...

熱門詞條

趨吉避凶

Relative

戰國

CS Portable

EBUS

公關公司

我的麥克風

Eternal

林芯儀

東華春理髮廳

生化魔人

QQ網頁版

神廟逃亡2電腦版

龍貓

王之渙

霍啟人

大明望族

軍人

美食供應商

吳秉叡

歐陽娣娣

轉角那個女孩

tmz

香港蘭桂坊

夏東豪

愛馬仕

Tim

野蠻甜心

Copyright © 2022 硬核游戏活动情报站 All Rights Reserved.